我院打造的“两馆一社”文化阵地被评为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
近日,全省法院政治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,我院《打造“两馆一社”文化阵地,赋能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》文化建设项目获评第二届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。这是全省十个获奖项目之一,也是东莞法院系统唯一的获奖项目,我院还作为获奖代表在会议现场进行推介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文化兴则国家兴,文化强则民族强。”我院自2012年承办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以来,持续深耕打造由图书馆、省思馆、问渠社组成的“两馆一社”文化阵地,全力打造四类文化,多维度提升干警素能,赋能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推广阅读文化,做到“三多”。学习资源多。藏书1.5万余册,联合东莞市图书馆设立流动图书站、各派出法庭设立图书馆分馆、各部门设立图书角,满足干警阅读需求。阅读活动多。依托“问渠社”举办形式丰富的读书活动,读书分享会已举办161期,倡导干警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。激励保障多。出台多份学习型法院建设文件,将部门或干警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,激发学习热情。
二是践行反思文化,上好“三课”。反面案例课。定期梳理本院干警在立审执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错漏,在“省思馆”上墙,目前已展出7期共69个典型案例。上岗必修课。将参观学习省思馆作为新入职干警的“上岗必修课”,每期内容更新后组织全体干警学习反思,让干警明白哪些事情“不能做”“不该做”“不敢做”。工作体检课。年终岁尾层层召开反思会,对工作进行全面“体检”,为来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。
三是推行思辨文化,力求“三好”。争议问题“统得好”。针对疑难案件、新法适用等业务问题,举办法律沙龙,开放研讨,凝聚共识,并汇编成31个重点案由的审判思路和裁判要点在内网共享。专家法官“讲得好”。充分发挥审判业务专家引领作用,轮流开讲授课,传经送宝。热点问题“议得好”。针对审判执行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,开展“头脑风暴”,打破思维壁垒、创新动力源泉,“车辆悬赏执行”“幸福港湾”综合治理中心等创新工作举措获得高度肯定。
四是突显尊荣文化,培树“三感”。职业尊荣感。法官尊荣墙上,悬挂着我院每一位法官的法袍照,彰显法官职业尊荣,激励年轻干警奋发向上。责任使命感。初任法官在宪法墙、誓词墙前举行入额任命仪式,在庄严宣誓后悬挂格言,铭记初心使命。法治荣誉感。在法官尊荣墙前为资深法官颁发“荣誉天平奖章”,激励青年干警传承法治精神,践行法治梦想。
持续打造“两馆一社”文化阵地,有力促进了我院队伍素能提升,为我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。队伍素质有效提升,建院以来,我院获得省级以上表彰56次,干警获得省级以上表彰261人次;56篇调研报告、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项;3名法官被评为省、市审判业务专家;1名法官被聘为东莞首届立法咨询专家。审判质效有效提升,近五年,全院结收案比在全市基层法院持续保持第一;“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评估”分数在全市基层法院多次排名第一;2023年服判息诉率在全市基层法院排名第一,全院长期未结案仅11件,人民法庭长期未结案清零。创新发展有效提升,连续4年在省市“先锋杯”工作创新大赛中均获奖,连续2年作为东莞政法系统代表参加省“先锋杯”工作创新大赛决赛;连续2年被人民法院出版社、《中国审判》杂志社评为司法宣传工作先进单位;工作经验多次获得上级肯定并被推广,先后被《人民法院报》等中央媒体报道超250次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