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6-21读特:东莞首个特邀调解员团队工作室成立 首批6人上岗
东莞首个特邀调解员团队工作室成立 首批6人上岗
2019-06-21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钟小欣 文/图
https://www.dutenews.com/p/186185.html
6月21日,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大岭山人民法庭(以下简称“大岭山法庭”)诉调对接中心特邀调解员团队工作室正式成立。由不同单位的6名老师担任团队工作室的首批特邀调解员,以相对固定的团队模式开展特邀调解工作。首次团队调解成功率达100%。
集特邀调解团队智慧 发挥“1+1>2”力量
当天上午9时许,大岭山法庭举行特邀调解员团队工作室成立仪式。仪式上,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王伟锋为首批6名特邀调解员颁发了聘书,并表示,感谢他们的参与推动了法院诉调对接工作。
此次大岭山法庭聘任的6名特邀调解员,长期担任法庭的人民陪审员,有丰富的陪审经验。特邀调解员杨洪老师表示,他本身学法律,虽然后来从事了教育行业,但一直对法律有着特殊的情结,感谢有这个机会让他重新与法律结缘,他会把当调解员的经历作为继续学习的过程。
特邀调解员团队工作室的成立,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的专业特长、社会阅历、陪审经验等优势,把调解力量集中起来参与到法庭诉前、保全、排期、诉中、执行各个阶段案件的调解工作。在一名特邀调解员主持调解基础上,创立“两名及以上特邀调解员连续调解”和“三名及以上特邀调解员联合调解”的团队调解模式,发挥“1+1>2”团队力量和集体智慧,有利于疑难复杂和矛盾争纷较大案件的调解。
大岭山法庭负责人李子青表示,“这种团队调解的模式不同于常规调解模式,一方面可以减少当事人对于调解的抗拒、增强调解的亲和力,另一方面,调解员之间可以进行集体商议,不是‘单枪匹马’,集合团队的智慧、力量。”
抱团调解 1.5小时内“成”5宗案
当天上午10时许,特邀调解员团队工作室成立仪式结束后,特邀调解员“趁热打铁”马上进入调解员角色,对一宗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进行调解。
东莞市一家运动用品公司因拖欠木材公司货款20多万元被告上法庭。判决书生效后,运动用品公司仍没有偿还。无奈之下,木材公司向大岭山法庭申请强制执行。
大岭山法庭收到该案后,了解双方情况后委托给3名特邀调解员来调解。3名特邀调解员了解发现,双方关系不错,一直以来生意上都有来往,都比较熟悉对方,这次闹到法院来主要因为运动用品公司生意做不下去了,资金又周转不过来,实在没有办法还上。针对这种情况,3名调解员打起了“感情牌”,了解运动用品公司的经营者目前遇到的困难是什么,每个月的生活来源以及开销状况,近期的还款计划。木业公司的老板听到后也表示理解,“把货款还给我,利息我可以不要。”最终,双方达成了还款计划协议。
随后1个多小时,5名特邀调解员以1人、2人、3人的随机抱团组合,促进了4宗案件的调解成功。
编辑 刘桂瑶
(作者: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钟小欣 文/图)
-
上一篇
-
下一篇